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送教送培送真情 共研共学共成长!温州优秀校长“组团”援川记
发布日期:2023/9/4 14:28:56 点击量:7298 来源:   字体:   打印本页

送教送培送真情 共研共学共成长!温州优秀校长“组团”援川记

9月新学年启动,对于许多温州小学生来说,新学期或将结对“远方的新朋友”。

2700多公里,这是温州与四川省阿坝州的距离。

超3500米,这是阿坝州的平均海拔。

跨越山海,飞跃高原。8月中旬,温州市优秀小学校长一行赴阿坝州开展送教送培活动。从学校一对一结对签约,到学生一对一结对计划,均是此次送教活动的成果。

此次送教活动由温州市教育局主办,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和温州市人民教育基金会承办,是温州市小学“瓯越强校”校长高级研修班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实践。

由33名研修班校长组成的“校长团”分为五组,分赴理县、壤塘县、阿坝县、马尔康市、红原县,分享办学理念和经验,开展进校诊断交流,助力阿坝教育发展。


毫无保留“送经验”  助力应对“新挑战”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于小学校长而言,围绕学校管理机制、学校教育生态,以及完善师资队伍和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如何迭代创新?尤其对于中西部藏区中小学,如何更快适应使用全国统一教材的变化?

在温州市教育局督导处处长金子翔看来,这一系列问题,正是此次送教送培活动的重点。

此次“校长团”成员来自温州各县(市、区),覆盖百年名校、乡村学校、小规模学校等各类学校,这些校长也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经验。

比如,温州市实验小学校长谢作长分享了十年办学经验,如何将育人目标分解为五大核心素养。

苍南县宜山小学校长陈中汝分享了一所薄弱校如何通过体育教育实现突围。

瑞安市上望第四小学校长吴正辉则分享了小规模学校通过阅读行动和云端管理快速成长的经验。

“带什么理念过去,他们可能会有哪些进一步的问题,都要提前准备。”理县组组长、温州市滨海小学校长潘步文表示,此行33位校长全部准备了送教课程,内容涵盖学校管理、师资建设和教学方法创新等。

“老师,我能加您微信吗?我觉得您下午的讲座特别好!”8月15日晚,温州市南浦小学校长李碧结束当天在壤塘县的送教活动,正在路上散步,一位骑着摩托车的家长拦住她这样问道。

李碧当天下午带来的家庭教育主题讲座——《亲子陪伴,让成长看得见》,吸引了不少家长参与。直到晚上6点半,家长们仍意犹未尽,迟迟不肯离去,亦有在场的小学校长向李碧发出家庭教育讲座邀请。“能明显感觉到当地家长对家庭教育知识的迫切需求,特别是如何和孩子建立有效的沟通。”李碧表示,在下一步帮扶中,将继续为更多有需要的学校、家庭带来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心得。

再如,针对当地学校“课改后缺乏课程研发”的实际需求,平阳县昆阳镇新城小学校长苏中巧分享了“1+1+1>3”的校本研修范式——四人团队分四个阶段开展研修活动,在磨课改课过程中优化项目成果,得到与会校长“既创新,又有落地性”的好评。


实地调研“开药方”  结对帮扶“一对一”

不仅座谈交流,此次活动的最大特点,在于温州校长走进当地学校实地调研,了解学校的需求痛点,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并制订下一步帮扶计划。

“来自温州的校长们,真的非常务实,非常有力量!”阿坝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早在活动对接之初,‘送教团’就和我们沟通学校有什么需求,能否对应帮扶解决。”

缺老师,这是阿坝县三所当地小学校长提出的共同难题。以阿坝县龙藏乡中心小学为例,全校约200名学生,仅有一名专职语文老师。

在派出支援老师的同时,如何更好地“授人以渔”,在不打乱当地学校现有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助力培养当地师资力量?“送教团”校长们纷纷出谋划策。如瓯海区新桥第一小学校长周良锡提出“一比一双向交流”的方式——温州老师和阿坝老师等数量等时长交换交流;温州大学附属南白象实验小学校长李爱茹则提出了开设“云课堂”的建议。

如何在学生层面加强互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送教团”马尔康市组创新提出两地孩子交流“三个一”行动——发动温州孩子“结对马尔康一个孩子、认养一头牦牛、一次阿坝亲子研学实践活动”。

针对理县校长们提出的进一步常态化沟通需求,“送教团”理县组第一时间响应成立了“温·理”校长云联盟,依托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就学校管理、教学质量分析、学科教研研讨、工作室线上结对等内容,不定期开展交流活动。

目前,阿坝州理县、壤塘县、阿坝县、马尔康市、红原县已分别与温州相关县(市、区)建立了结对帮扶合作。市级层面,2022年7月,温州中学与阿坝县中学成为结对学校,组建帮扶团队,援派1位名校校长、9位学科教师赴阿坝。在“组团式”教育支援的加持下,2023年阿坝县中学秋季招收高一新生再创历史新高,将打造教育“组团式”帮扶样板。

此次送教活动期间,在此前帮扶合作基础上,共有13所温州小学分别和阿坝州当地小学签订一对一帮扶协议。后续,他们将以此次交流为起点,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开展线上教研互动,互派教师挂职锻炼等,深化开展系列帮扶活动。


温阿两地“一家亲”  共享情怀“心连心”

此次活动,亦是温阿两地教育系统和教育工作者增进情感交流、相互学习启发的良好契机。

8月15日下午,“送教团”刚抵达阿坝县,曾在瓯海区交流半年的阿坝县小学校长杨本甲和奎戈就已等候在酒店门口,为曾经共事的校长献上哈达。

“从帮扶到合作,我看到了四年来我们坚守的成果、努力的力量、奉献的价值。”在参观完刷经寺镇小学后,永嘉县桥头镇中心小学校长杨丽丽满是感慨。

原来,早在2020年,桥头镇中心小学和红原县的壤口乡中心小学结对。如今,壤口乡中心小学已完成撤并,部分孩子分流至刷经寺镇小学就读。此次“送教”期间,杨丽丽始终挂念着壤口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特意前往接收的新学校了解、调研最新情况。

无独有偶,永嘉县瓯北第三小学校长徐大彬也一直记挂着他们的结对学校——红原县深圳福田希望小学,并捐赠资金,委托结对学校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

送教送培的同时,“校长团”也收获满满。

徐大彬对红原县教育在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中所取得的进步与成绩感到欣慰,甚至惊喜。“比如刷经寺镇小学的班级规范管理,城关小学丰富的拓展课程,以及邛溪易地育人寄宿制学校的基建项目化管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值得我们学习。”徐大彬感言。

不少“校长团”成员表示,借此交流之行,认识了很多在困境中“坚守”的校长同仁,为之感动,更受到鼓舞。

苍南县矾山镇埔坪学校校长余友宝在送教期间经历了高原反应,当他了解到,在壤塘县长期工作的一些教育同行同样长期承受着身体的不适,不禁感叹:“这是一群极具教育情怀,充满大爱的校长,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深深感染了我。”

“校长是学校的带头人、管理者,引领着一所学校的发展。”温州市教师教育院副院长林静妍表示:“此次活动是温州首次组织优秀小学校长‘组团式’赴市外送教,也是东西部校长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以此活动为契机,将进一步推动温阿两地教育形成共赢共发展机制。”

温州市人民教育基金会秘书长赵坚琳表示,基金会也将一如既往,助力“教育共富”的愿景落地阿坝,为推动两地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 @ 温州市人民教育基金会 温州市鹿城区市府路490号1701室 Copyright 2014 .COM All Rights Resrved. E-mail:wzjyjjh@163.com wzjyjjh@qq.com
电话:057788630501 传真057788636952 浙ICP备14011753号-1 技术支持:温州市教育网络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