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温州市未来乡村学校建设现场会在温州市上戍小学举行。空间“场景化”、课程“在地化”、儿童学习“素养化”、教师队伍“专业化”、教育治理“共享化”等五大未来乡村学校培育项目由十地教育部门“揭榜挂帅”。到2025年,我市要创成50所未来乡村学校,打造5所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乡村未来教育样板校。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郑焕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教育局副局长朱景高主持。
今年7月,《温州市未来乡村学校培育实施方案(2023-2025)》正式发布。我市未来乡村学校将在“未来教育”体系框架下,聚焦“五化”,即空间场景化、课程在地化、学习素养化、教师专业化、治理共享化标志性场景,打造富有人文关怀、乡土气息和未来教育特色的乡村儿童“家门口好学校”,成为乡村振兴的推动者、乡土文化的传承者、未来教育的探索者、儿童友好的守护者。
郑焕东强调,要聚焦未来教育,把握乡村教育改革发展新使命。把乡村学校提升纳入“未来教育”的大框架,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进乡村“小而优”学校建设,高质量打造城乡“教共体”,升级擦亮“名师送教”“空中飞课”等品牌;在学前教育阶段,创新打造“未来乡村园”金名片。
要抓好重点要点,打造未来乡村学校办学新样态。抓好空间场景升级,利用乡村环境特点,通过好设计、微改造等形式,打造生态环境、人文环境、育人环境相协调的品质校园;抓好育人方式创新,充分利用乡村人文和自然资源,全方位推广“全学科阅读”“乡土非遗”“山水田园”“乡村科创”“健康护航”等课程项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抓好教师队伍培优,强化理念进阶、思维迭代、角色重塑、素养提升,完善选树表彰和考核评价机制,确保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抓好校长队伍建设,打造“教育家型”校长队伍,厚植情怀、坚毅坚守,遵循规律、善于创新。
要强化要素保障,凝聚未来乡村学校建设新合力。加强组织保障、扩大资源供给、强化交流展示、优化考核评价,建设好市县乡三级教育基金,积极呼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为乡村教育赋能鼓劲。

会上,市教育局副局长张维凯出席签约仪式。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东森果品食杂有限公司分别捐赠500万元设立温州市未来乡村窗口学校发展培育基金和温州市邵敬有“未来乡村教师筑梦”培育基金,助力未来乡村学校建设。大会还聘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培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王学男,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朱永祥,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正德担任未来乡村学校培育顾问,同时聘请一批专家、学者担任未来乡村学校培育导师和导师团队,邀请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等6家省内知名设计团队为相关培育对象提供公益设计服务,助力乡村学校校园环境提升,打造面向未来的高品质新型学习空间。
温州市未来乡村学校培育五大项目“揭榜挂帅”。泰顺县教育局、洞头区教育局揭榜未来乡村学校空间“场景化”行动项目,将推进课程与空间互构,整体或局部改造升级乡村学校空间建设;瑞安市教育局、苍南县教育局揭榜未来乡村学校课程“在地化”行动,将充分利用乡村人文和自然等在地资源,构建形成指向未来的区域乡村特色课程新生态;平阳县教育局、永嘉县教育局揭榜未来乡村儿童学习“素养化”行动,将以发展乡村儿童核心素养和社会性成长为目标,让儿童在自然、乡土和社区中涵养生机;瓯海区教育局、文成县教育局揭榜未来乡村教师队伍“专业化”行动,将多措并举提升乡村教师素养,促进乡村教师争做有乡村教育情怀、具备扎实专业能力、潜心投身乡村教育振兴的未来教师;鹿城区教育局、乐清市教育局揭榜未来乡村教育治理“共享化”行动,将打造区域教研共同体、城乡学校管理共同体、乡村未来学校联盟等治理共享品牌,实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