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一”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新时代以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取得的显著成效,深刻阐明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鲜明指出,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固本培元、增强党性。这一重要论述为广大党员、干部绷紧自我革命这根弦,在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中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指明了努力方向。
准确把握在增强党性方面要进一步落实到位的重要要求,必须进一步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准确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要义、丰富内涵、实践要求,以理论上的清醒透彻引领和保证行动上的坚定自觉,扎扎实实为党和人民工作。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
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和鲜明的特性,集中体现了政党的阶级属性、理想信念以及宗旨意识等基本特征。共产党人的党性是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和阶级意识的表现。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修养好、党性坚强,就能在风浪考验中立住脚,在诱惑“围猎”前定住神,在复杂严峻斗争中保持政治本色。党性修养不仅事关个人成败得失,也关系着党的事业发展。新征程上,我们党肩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任务十分繁重,面临的执政环境异常复杂,自我革命这根弦必须绷得更紧。越是这样的关键当口,越要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练就过硬本领。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改进作风是增强党性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我们改进作风,不能简单就事论事,以为把眼前存在的作风问题从面上解决了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举一反三,透过作风看党性,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风问题,很多是因公私关系没有摆正产生的。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实践反复告诫我们,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把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作为终身课题,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
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2023年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干部教育培训以“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履职能力培训为重点”,其中党性教育重点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革命传统、党风廉政教育。《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要求,强化党的宗旨、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学习培训,坚持用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教育干部,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坚决反对“四风”,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这些规定详细阐明了党性教育的内容,为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锤炼提供了行动路径。党性修养好、党性坚强,遵守党纪就会更加自觉。党员、干部都要认真参加党性教育,一刻不放松地加强党章党规党纪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积极担当、放手干事。
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定和落实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前所未有的巨大勇气和强大定力全面从严治党,打出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赢得了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同奋斗的历史主动。
中央八项规定是党中央徙木立信之举,是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标志性措施。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到一个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开启了我们党激浊扬清的作风建设新征程。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严字当头、刀刃向内,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整治力度之大、制度执行之严、持续时间之长前所未有,刹住了不少过去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祛除了一些多年难以祛除的顽瘴痼疾,解决了很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风政风焕然一新,党心军心民心高度凝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开辟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新境界。党中央坚持立铁规矩、强硬约束,坚持以上率下、从中央政治局带头做起,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纠治“四风”开展集中教育和一系列专项整治,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和推进,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不仅以小切口撬动全面从严治党大变局,推动管党治党水平整体提升,更带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国家治理等各方面发生深刻变化,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凝聚起强大正能量。
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是我们党不断深化自我革命的鲜明标识。2024年1月,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明确提出“九个以”的实践要求,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以正风肃纪反腐为重要抓手”。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必须把正风肃纪反腐结合起来一起抓,始终坚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以优良作风作引领,以严明纪律强保障,以反腐惩恶清障碍,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在革故鼎新、守正创新中实现自身跨越。
不断锤炼党性把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党性强不强,既要看思想,更要见行动。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信念是本,作风是形,本正而形聚,本不正则形必散。一些党员、干部出现作风问题,根源在于理想信念这个“压舱石”发生了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现了松动。增强党性,重在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对党忠诚,厚植为民情怀,纯正道德品质,保持清正廉洁。要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把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加强理论武装,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党性上的坚定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深化内化转化上持续用力,自觉用党章党规党纪正身束行,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干事创业中磨砺奋斗人生,在为民造福中升华道德境界。党性强不强,党风好不好,是在实践行动中体现出来的。要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勇于开拓、锐意进取,攻坚克难、拼搏奋进,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真正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带头担当作为,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积极参加党内政治生活,勇于自我省察,自觉接受党组织教育和各方面监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是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是纯净党风的“净化器”。党员、干部只有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反复锻炼,才能坚强党性、百炼成钢。任何一名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成就大小,都必须自觉遵守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要自觉认真参加党内政治生活,把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防身治病的有力武器,通过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不断洗涤思想和灵魂。严于律己、勇于自我省察,自觉接受党组织教育和各方面监督。通过持之以恒地加强党性修养和锤炼,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始终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作者:赵绪生 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廉政建设教研室主任、教授)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